精選專欄

【順節氣•喝茶•趣】立冬與小雪 ──以茶代酒養生又怡情

2023-11-01 | 方圓
複製連結

古人認為,雪凝聚了天地之間的靈氣,透白無暇,至純至淨,是煮茶的上品水源,讓口感更為清透。因此以雪水泡茶既是一種抽象的雅興,也是一種實質的享受。

 

天水清相入,秋冬氣始交

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是霜降,送走霜降,迎來入冬後第一個節氣「立冬」,正式宣告冬天來了。《群芳譜》說:「冬,終也,物終而皆收藏也」,就是提醒我們,從此開始,大地萬物漸漸進入收養、冬藏的階段,開啟一般所謂的冬眠模式。

 

圖片來源/Unsplash

 

立冬是二十四節氣的「四立」之一,此時由深秋漸入初冬,大致上還不算太冷。這秋冬更迭交替的節氣,正是〈立冬日野外行吟〉(宋•釋文珦)說的:「天水清相入,秋冬氣始交」。民間素有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的說法,其實,不只莊稼如此,身體的養護亦然。根據《黃帝內經•素問•四氣調神大論》所言:「冬三月,此謂閉藏……去寒就溫」,到了冬天要盡量避免寒氣、冰品,衣著和飲食上都要著重溫補保暖,以便達到蟄伏藏養的目的,收到養精蓄銳的效果。

 

立冬之後的節氣是小雪,在台灣,小雪可說是體感冬天的開始。古書說:「小雪氣寒而將雪矣,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。」這時候風漸大,天候更冷一些,卻也還不至於寒凍。小雪節氣未必真的有雪,尤其在台灣,得在高山才有下雪的機會,甚至偶爾仍會感受到「十月小陽春」的暖意呢。

 

寒夜客來茶當酒,竹爐湯沸火初紅

在這個節氣所採收的茶葉通常稱之「冬茶」。冬茶茶葉品質和春茶相近,一般只採收一次,但台灣氣候較溫暖,有時在冬至前還可以再採收一次。冬天喝茶,建議飲淡茶,少喝剛製作的新茶以避燥。冬天飲茶不僅可以得到溫養效果,還是招待朋友的好物,宋人杜耒〈寒夜〉就說:「寒夜客來茶當酒,竹爐湯沸火初紅。」很多朋友以為喝酒可以去寒,其實酒喝多了,容易使交感神經亢奮而使身體感覺更冷,起了反效果。冬夜以茶代酒,既養生,且怡情。詩中用了爐、沸、火、紅幾個字,寫出滿滿的暖意,讀著讀著都不覺得寒冷啦!

 

古人在冬天喝茶,還有一個特殊的地方,就是以雪水烹茶。例如白居易〈曉起〉說「融雪煎茗茶,調酥煮乳糜」、〈吟元郎中白須詩兼飲雪水茶因題壁上〉說:「冷吟霜毛句,閑嘗雪水茶。」同朝詩人喻鳧也有詩寫著:「煮雪問茶味,當風看雁行。」(〈送潘咸〉)待到宋朝,雪水烹茶更為流行,明朝詩人高濂〈掃雪烹茶玩畫〉中有「茶以雪烹,味更清冽」的句子,直接明確指出雪水煮茶的好處。

 

為什麼古人喜歡以雪烹茶呢?古人認為,雪凝聚了天地之間的靈氣,透白無暇,至純至淨,是煮茶的上品水源,讓口感更為清透。因此以雪水泡茶既是一種抽象的雅興,也是一種實質的享受。不光是雪水,雨水、露水、泉水也都很受歡迎,這些就是方言中所說的「天落水」。若以現代科學和醫學的眼光來看,這些天然水源可能受到各種污染物的影響,未經過適當處理就飲用的話,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,還須謹慎。

 

圖片來源/Unsplash

 

水無優劣各有妙處:山水上,江水中,井水下

雪水泡茶是否真的更好喝?這件事尚未有定論之前,另一件事倒可以確定,就是泡茶用的水,真的會影響口感。陸羽《茶經•五之煮》提出「其水,用山水上,江水中,井水下」的說法,後人對此說贊成與反對的都有,不過大家的共識是認同水源不一樣,煮出來的茶湯口感也不一樣。蘇軾〈汲江煎茶〉說「活水還須活火烹」,這個「活水」指的就是有源頭、會流動的水;而陸羽安排水品高下,主要也是依源頭流動的程度來判斷,兩者說法有異曲同工的妙處。

 

一般常見的水源有天然水、自來水、地下水、礦泉水、山泉水、純水等。世界衛生組織(WTO)將水區分為軟水、稍硬水、硬水、極硬水,也可以參照。地下水與地面土壤接觸,使得礦物質含量相較其他水源更高,應屬極硬水;天然水、山泉水、礦泉水、純水等等,則介於稍硬水與硬水之間。

 

到底怎樣的水源泡茶好喝?雖說口感因人而異,不過,好的飲用水,未必是好的泡茶水;好的泡茶水,一定先得是好的飲用水。泡茶時需要用水來釋放茶葉中的化學物質,才能沖泡出包括香氣、味道和色澤等特色。因此,帶有微量礦物質的軟水,例如天然軟水:江水、河水、湖(淡水湖)水等最為適合泡茶。用山泉水泡茶,需要注意汙染、寄生蟲等問題。純水因為太純了,缺少讓茶葉釋放的礦物質,比較沖泡不出茶葉的特色。如今在家泡茶,自來水是最易取得的,水中氯氣等雜質,難免影響口感。想要減少買水的麻煩,又想喝到好水好茶,建議裝台逆滲透的飲水機或濾水器,一方面可過濾水中的雜質,一方面喝起來口感清甜。

 

圖片來源/Unsplash

 

水質之外,泡茶的水溫也會影響茶湯好喝程度。雖說每種茶葉都有各自適合的溫度,大致說來,泡茶不必用到完全沸騰的水,因為水溫過高,很有可能是將茶葉「燙熟」的,反使茶湯更為苦澀。另外,揉捻過的球狀茶團用水溫度會高於條狀的茶葉,才能將茶葉舒展開來。

 

根據農糧署建議:

 

  • 綠茶適合較低的水溫沖泡,約攝氏70-80度
  • 文山包種茶、紅茶適合用中水溫沖泡,約攝氏80-90度
  • 高山茶、凍頂烏龍茶和鐵觀音適合用高水溫沖泡,攝氏90度以上為佳

 

有興趣的朋友,不妨嘗試用各種水質、溫度來泡茶,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滋味!

 

延伸閱讀:【順節氣•喝茶•趣】寒露霜降 ── 一年之茶在於秋

 


一張含有 人的臉孔, 嘴唇, 直向, 微笑 的圖片

自動產生的描述

專欄作者 方圓

擔任中文老師數十年,持續熱愛教與學。希望透過文本賞析,進入文學殿堂,體驗文化,品味生命。期待自己做一個正向樂觀的射手座,獨自,或同行,朝著目標,抑是終點,前進,前進……

 

一張含有 人的臉孔, 微笑, 人員, 嘴唇 的圖片

自動產生的描述

專欄插畫繪者 劉彤渲

一直一直在染渲森森裡畫圖,喜歡狗狗、喜歡烹飪、喜歡花草。在捻花惹狗以外,獨立承接視覺、插畫、繪本與商品包裝設計。喜歡不定期推出限定商品,出版過幾本圖文書籍與繪本,也在大專院校擔任插畫、設計課程講師。閒暇之餘,又繼續捻花惹狗。

 

如果想認識染渲森森:

FB:tonton38 / IG:janhsuans,這裡找得到我。

如果喜歡我的插畫與設計:

E:tonton16.tw@gmail.com,請與我聯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