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台北也可以體驗道地的星馬美食!不管是海南雞飯、椰漿飯、沙嗲,還是想嘗試嗆辣過癮的甜辣醬,在試蔬看的店面和官網都可以品嚐到!不過最讓人驚豔的是,這些美味的料理,竟然全都是純素的!好吃到超越葷素的蔬食新選擇,就是要你來嚐嚐看!
切絲高麗菜放入油鍋,在滋滋的聲響中逐漸變得金黃酥脆;起鍋後再淋上一點炸過高麗菜的油,瞬間散發出油蔥般的香氣。用大豆蛋白做成雞肉,加上道地的辣醬與黑醬油,吃進嘴裡完完全全就是正宗的海南雞飯!
難怪會有顧客對「試蔬看」的老闆說:「吃素之後,我就再也沒有吃過這樣的味道了。」透過香料與廚藝,就能顛覆一般大眾認為「蔬食都很清淡」的印象,變化出有別於傳統的豐富鮮活滋味,這正是「試蔬看」的魔法,也是讓探險小隊好奇不已的地方。
為愛來台,也把對家鄉味的愛帶來台灣

「試蔬看」的誕生,源自於兩對異國夫妻對蔬食的喜愛及堅持。兩位太太都來自馬來西亞,Shirley來台前,還曾是檳城的飯店主廚,最初並不是一個蔬食者,而是結婚後受到先生的影響,才慢慢由葷轉素。對此,Shriley的先生Barney笑說:「可能是愛的力量吧!我覺得飲食習慣是每個人的權利,不會因為我自己的因素去勉強她。當她跟我說她要轉吃素,我真的有點嚇到。」
另一對夫妻則相反,馬來西亞籍的太太Claire自小吃素,結婚後先生Andrew受到太太和好友Barney夫妻的影響,才慢慢轉為蔬食。
兩對夫妻會共同創立「試蔬看」,多少和太太們思念家鄉味有關,但更主要的原因,還是因為美味的南洋蔬食料理,打破了大眾對於素食的刻板印象。
相較於台灣,馬來西亞因為天氣炎熱,當地料理口味普遍偏重,不僅香料用得多,還會加辣。主廚Shirley的先生Barney說:「她和Claire剛來台灣的時候,常常跟我們說:『台灣的東西好像都沒什麼味道耶。』不管吃什麼,都要先問一句:『有沒有醬油?我想加醬油。』」後來Shirley還是想回到熟悉的餐飲業,Barney就建議說:「既然要做,要不我們就做蔬食吧!」
Barney長年吃素,又在馬來西亞生活過一陣子,他發現到:「我很喜歡馬來西亞的素食,可能比台灣的還喜歡。因為它有很豐富的滋味,不會因為是素食就只能清清淡淡。」幾年前台灣的蔬食料理並不流行,大部分人吃素都是因為宗教,而不吃素的人則會說素食都有一股「素味」。「所以我們覺得,要做吃的,一定要把這樣的馬來西亞風味帶到台灣,或許能讓一般大眾因為喜歡南洋料理的口味,更願意嘗試美味的蔬食,從而打破原有的刻板印象。」
剛創業就遇上疫情,堅持到底迎來曙光
2019年12月,剛起步的「試蔬看」搭上疫情前外送平台興起的浪潮,有了專做外送外帶的工作室。這個「先不要店面」的決定,後來讓他們不禁要大呼「感謝上天」,因為創業後很快就遇到疫情,沒有實體店面,壓力多少會小一些。
不過經營的難處可不只有房租,剛創業就碰上疫情,一度也曾讓他們差點走不下去。被問及後來四人繼續堅持的理由,Barney分享了一段十分動人的話:「我們的結論是:『只要我們不放棄,就可以一直繼續下去。』只要主事者願意,不管遇到任何問題和困難,其實一定都有方法去應對和解決。只有做事的人先放棄了,公司才會倒。我們如果不想放棄,就一定能想出辦法來解決問題。」
憑著這樣的決心,和部分消費者與廠商對他們的料理與代理進口產品的支持,「試蔬看」總算撐過艱難時期。2024年開始,還和做蔬食漢堡料理的「痞食維根」一起開了實體店,迎來品牌的新階段。

說起設立實體店面,背後其實有一個可愛的原因推波助瀾。「我們後來才發現,有位客人於『外國人在台灣找餐廳』的網站上推薦了試蔬看,那時有很多外國人會特地過來,直接按電鈴問我們:『請問可以內用嗎?』久了就會覺得……人家都特地跑來了,我們能不能把空間調整一下,讓想要內用的人有一個地方可以坐下來?」
另一方面也是因為,在Shirley和Claire的記憶中,星馬地區常見的「檔口」,是她們的美食記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檔口有點像台灣的美食街,會有許多店家或攤販聚集在一起,大多設置於戶外。朋友們在此聚會,或一起看運動賽事,每個人都可以自在享用自己喜歡的食物,無須遷就朋友的口味。這裡擀麵切麵、那邊炸東西,再過去一家賣粥……那種鮮活熱騰的人間煙火氣,對她們而言和台灣的餐廳很不一樣。
Barney也提到,他們在市集擺攤時認識許多厲害的品牌,但大家要獨自撐起一個餐廳的營收仍有些吃力。「我想如果能把一些蔬食品牌聚集起來,就像檔口那樣,讓顧客知道想吃蔬食就可以來這裡,同時有很多樣選擇,或許也能聚集一些人潮。」
雖然現在這個店面還只是個隱藏在一般住宅區內、僅有十幾個座位的小店,但卻是他們好不容易站穩腳步後,往前踏出的一大步。

初嚐是道地馬來口味,內含多種族融會的深刻底蘊
如今除了在外送平台及店面能享用到試蔬看的料理,偶爾也能夠在蔬食市集發現品項不同卻一樣好吃的創意口味!
「我們很喜歡把料理換個方式呈現,比如把椰漿飯做成義大利那種炸米球,把參巴醬(Sambal)藏在裡面。像在吃一道小點心,卻把椰漿飯的所有元素都吃進去了。」有時他們則會把椰漿飯包在墨西哥捲餅中,再加上台式元素,讓它變成充滿驚喜的料理。

試蔬看團隊認為,馬來西亞料理本身就是多種族文化融合後的產物,來此定居的華人帶來了廣東、潮州、海南等地的傳統料理,又受到馬來人及印度人的飲食習慣和大量使用香料入菜的影響。馬來料理融合了各種元素,創造出新的、屬於自己的東西,成就了讓全世界為之傾倒的迷人南洋味。當這些料理來到台灣後,試蔬看也希望將馬來西亞多元融合的概念引進來,創造更多可能性。
像是改進擺盤方式,以Fine Dining的方式呈現,但入口還是馬來西亞料理;或是和葷食餐廳合作,讓試蔬看進駐葷食餐廳,讓蔬食者可以在一般餐廳擁有更多的選擇。Barney說:「就像我不曾想要去改變我太太,我覺得飲食習慣是自由的,我不希望朋友和我吃飯會有所受限,那是否能由我們去改變,用更寬廣的方式讓蔬食料理出現在更多地方。」
試蔬看保持開放與自由的嘗試精神,讓探險小隊格外期待他們未來的發展和新料理,不知道又會帶給我們多少驚喜?
「以為點到葷食」,顧客回饋成為堅持的動力
這一路走來,除了對馬來西亞料理與蔬食的熱愛,讓他們能一直堅持下來的,還有顧客的反應與回饋。Barney回憶,某些奇妙的回饋,的確是支持他們在疫情期間自我懷疑、考慮是否要放棄時,能繼續走下去的重要動力。
「剛開始我們很常接到客人的電話,大多是說:『我剛剛有在Uber Eats上點你們的餐,但是吃了以後我想再確認一下,你們店裡賣的都是素的嗎?我點的那個海南雞飯確定也是素的嗎?』
「我一頭霧水地回答:『對啊,我們整間店賣的都是素食。』
「然後對方就會如釋重負地說:『太好了,以後可以放心點了。』他說因為吃素以後再也沒有吃到過這種味道,所以很擔心我們做成葷食了。」
有趣的是,試蔬看直到現在都不時收穫這種反應,不少第一次吃他們家料理的素食者,都會為這樣生動鮮活的滋味所驚豔。讓探險小隊訝異又好笑的是,試蔬看居然曾經因蔬食做得太好吃而被檢舉!
「衛生局查訪人員來到店裡,說民眾檢舉我們的食物太像葷食,懷疑有問題,所以他們來了解狀況。當下我們真的是:『蛤?!』後來就讓查訪人員看我們的食材和冰箱,製作過程及環境等,確認沒問題,我們賣的真的是素食。」Barney笑說。
這個有點烏龍的檢舉,也側面印證了他們的料理真的超乎一般人對蔬食料理滋味的認知。

最後探險小隊還想推薦大家「試蔬看」的官網!在外地的朋友一樣可以從官網可以買到各種馬來西亞與泰國的醬料、冷凍食品與零嘴等,從咖哩醬、肉骨茶麵、沙嗲串到軟糖、肉乾等,都是經過試蔬看團隊精心的選品,而且當然全都是蔬食。
Barney提到,選品最主要的考量是口味,此外也會考慮和台灣市場現有同類型的食物差異性是不是夠大?民眾的接受度如何?在經過層層篩選、認為是非常值得介紹給台灣消費者的,才會考慮引進。價格也是考量的因素之一,希望大家都能輕鬆享受蔬食的美味及美好。
介紹到這裡,你猜到店名「試蔬看」的意思了嗎?是的,要台灣人不玩諧音梗真的Tainan(太難)了,「試蔬看」念快一點就是「試試看」,含有想要邀請大家都來嘗試看看美味蔬食的意思。
如果你剛好身在台北,又有點餓了,不妨馬上打開外送app來「試蔬看」吧!
Shirley與Barney誠摯推薦——給即將成為「試蔬看」粉絲的你
.道地南洋料理推薦:
1. 椰漿飯:以椰漿加上香蘭葉煮出香氣撲鼻的米飯,配上以黃豆、辣椒、香茅等各式香料發酵而成的參巴醬,以純素手法還原海鮮風味,鮮香誘人。

2. 海南雞飯:大豆蛋白做成的雞肉保留擬真的纖維口感,搭配正宗辣醬與黑醬油,讓人吃一口就來到馬來西亞。

3. 板麵系列:怡保乾撈麵、香辣板麵及咖哩叻沙板麵。板麵是檔口常見的食物,每家師傅必定現擀現切現煮,搭配的醬料也都是當地特色風味,適合作為認識馬來西亞料理的入門款。配上清甜的豆薯雲吞湯,就是檔口最常見的組合。

.在家也能做出正宗南洋味,調味料推薦:
- 泰式甜辣醬(Maepranom):泰國第一大品牌知名甜辣醬。特別引進素食版,是連葷食者都愛不釋手的甜辣滋味。搭配鍋物(如關東煮)、炸物(如月亮蝦餅)都是一絕,也很適合拿來煮糖醋醬。若是炒濃收乾搭配炸雞,灑上芝麻,就是韓式炸雞。
- 麻辣醬(Happy Home):煮麻辣鍋、清湯臭豆腐、紅燒湯的好夥伴。豐富香料散發迷人香氣,媲美市售麻辣鍋。就連試蔬看團隊都曾擔心:「這麼香是不是混到五辛素?」而在進口前送去做SGS檢測。事實證明,完全純素可放心食用,還不趕快吃起來!

地址:台北市信義區莊敬路289巷5弄28號
🌿【不葷不塑新生活】探險小隊GO!🚵🚵♂️🚵♀️專欄各全文一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