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重視空氣品質嗎?除了新冠肺炎(武漢肺炎)病毒,其實空氣中的PM2.5(particulate matter 2.5 µm)早已默默威脅我們的肺,高雄新世紀中醫診所院長郭哲彰提及,一般人普遍肺氣偏虛,而且粒徑小於2.5 µm的細懸浮微粒會導致身體慢性發炎,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平息之前,如能開始保養自己的肺,提升健康程度,將更有保障!以下郭醫師從中醫的角度帶大家認識自己的肺,並教導觀察肺氣與保健方式,提升免疫力!
最近壓力是否很大?其實負面情緒會影響肺部
中醫談到五臟六腑時,會提及「肝心脾肺腎」,對應的就是「怒喜思悲恐」,也就是說憤怒會傷肝、喜樂會傷心、思慮會傷脾、悲傷會傷肺、恐懼會傷腎。
中醫所說的「肺」,主宣降(維持呼吸與水液代謝的協調)、司呼吸、主通調水道(與體內水液排泄及排毒相關)、主皮毛,與大腸相表裡,因此如果一個人常常哭泣,哭得太過份,悲傷的情緒會導致肺受損,建議多以正面想法看待事情,不要太壓抑內心,找出正確管道釋放壓力與舒緩情緒。
我的肺氣足夠嗎?從習慣檢視你的肺氣虛弱程度
怎麼觀察自己的肺氣是否足夠呢?我時常觀察小孩,有些小孩坐姿不好、彎腰駝背,如果請他們抬頭挺胸,很快地,他們的腰便彎下去了。這些小孩的肺大部分比較不好、肺氣較不足夠。或是觀察脖子與肩膀的弧度,有些人的肩膀比較平,有些人的肩膀會斜斜的下來,斜斜的下來這一類人,基本上他們的肺氣會比較微弱。
另外一種是喜歡吃冰品的人,冰品很容易傷害肺氣,就我看診的經驗觀察,現代人常喝涼飲肺氣普遍偏虛。或是從事需要長時間大聲講話的職業(如老師、客服、導遊等),因為過度消耗氣,通常肺氣也相當虛弱。從體質來看,有一種體質是「氣虛體質」,這種體質的人身體的氣虛弱、短氣乏力。氣虛需先了解是身體哪裡的氣不足,例如夏天炎熱,有些人只會發一點點汗,有些人便滿身汗,通常發汗很多的人夾雜有氣虛的體質,通常肺氣較虛弱。如果一個人肺氣偏虛,再加上空氣的污染,我們的肺便會產生相當大的負擔。

五招保養肺的小知識,一定要知道!
1.多吃蔬果喝點油抗氧化,少吃冰傷肺氣
當PM2.5進入身體之後,會導致肺部或心臟慢性發炎,抗氧化是現代流行的解決方式,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多吃蔬食、水果、喝Omega-3的油,這已成為全球化的趨勢。肺喜潤惡燥,亦即喜歡滋潤、不喜歡乾燥,因此多吃點Omega-3油,如:紫蘇油、亞麻仁油,對肺也有保養的效果。如果肺部太過乾燥,會產生乾黏的痰,甚至夾帶血絲、喉嚨痛,建議能吃冰糖燉水梨或川貝枇杷膏,滋潤肺部,排除燥氣。而冰品容易傷害肺氣,我們如果想對肺好一點,就要盡量少吃冰品。

2.長期調理吃洋參泡蜂蜜,短期救護喝澎大海
保養肺的方法是滋潤補氣,比較適合長期調理的方式是將一兩片洋參泡一點蜂蜜,潤澤又補氣。而當肺急性發炎、熱熱、緊緊、卡卡的時候,或是聲帶運用相當頻繁的時候,可以喝澎大海緩解,但不建議時常使用,因為澎大海的屬性偏涼,會傷害肺氣,到最後會發不出聲音。
3.必要時吃點藥膳,調養體質
就中醫而言,身體的復原需觀待外來的邪氣與身體的正氣。以咳嗽無法痊癒為例,一個原因是外來的邪氣太強烈,另一個原因則是身體的正氣太虛弱。譬如一位感冒的老師,他經常講話,肺氣已經相當虛弱,假使在感冒後期沒有一點時間能調養肺氣,或者講話小聲一點,或者使用麥克風講話,老師一直講話便在耗損肺氣,這時需要以藥膳協助調理,方能讓身體復原,也藉機調理體質,推薦沙參玉竹養肺湯。

4.多做緩慢柔和的運動,改善氣虛體質
透過做緩慢、柔和的運動(如太極拳),能改善氣虛體質。藉由以氣導氣、以氣養氣的過程,補足氣虛的部分。如果不做運動,氣有可能會虛弱的更快。
5.多曬太陽、深呼吸,到空氣乾淨的地方走走
肺主掌呼吸,氣的源頭從呼吸而來,因此好的空氣品質很重要。我們生命的源頭是陽光、空氣、水和食物,與中醫的概念結合,陽光即是身體的陽氣,空氣便是氣,水是陰陽的陰,食物則是血,因為我們的血是從食物而產生,我們一定要好好重視生命的源頭,從平常調養開始。建議假日能找一個空氣比較乾淨的地方散步,多深呼吸,透過陽光、空氣、水和食物,滋養自己的生命,讓肺越來越健康。
採訪撰文/李依霖
醫師 — 郭哲彰
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醫學士
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中醫碩士
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博士
前天主教聖功醫院中醫部主任(民國92至民國105年)
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助理教授
新世紀中醫診所院長
中華傳統養生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
高雄市中醫師公會常務監事
高雄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科顧問
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秘書長
台灣中醫兒童暨青少年醫學會常務理事